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在清明节期间,园艺系团总支组织开展了“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缅怀先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一、云端寄情,缅怀先烈
4月4日至6日,同学们积极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轻点鼠标,献上一束束鲜花,留下一句句饱含敬意与追思的留言。这种跨越时空的祭奠方式,突破了地域限制,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如今的安宁,我们定当倍加珍惜,努力奋进!”一位同学在留言中写道。网络虽虚拟,但同学们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线上祭扫成为了连接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的精神桥梁。
二、诗韵传情,铭记历史
在诗抄诵读活动里,同学们满怀深情抄写下一首首歌颂烈士的诗歌。一笔一划,都倾注着对英烈的崇敬。从《囚歌》到《就义诗》,从何雪松的狱中遗作到陈然的英勇绝笔,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随后,大家饱含激情地诵读自己抄写的诗篇,用声音传递力量,用朗读缅怀先烈。“通过抄写和诵读,我更加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的信念将永远激励着我。”参与活动的同学感慨道。
三、陵园祭扫,缅怀英魂
牛驼寨、双塔寺、原平市烈士陵园……在这些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同学们敬献花束,擦拭墓碑,鞠躬默哀。在祭扫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烈士事迹,那些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英勇故事,让大家红了眼眶。每一座墓碑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激励着同学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四、场馆寻迹,感悟精神
同学们走进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太原解放纪念馆、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红色场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在河北博物院,同学们透过历史的尘埃,领略燕赵大地的红色底蕴;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感受早期共产党人在山西的革命火种。通过实地参观,同学们对党的光辉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故事传颂,砥砺前行
三位同学精心录制视频,讲述革命烈士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他们收集资料,精心剪辑,用鲜活的画面、真挚的旁白,重现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时坚贞不屈的伟大形象。同学们被刘胡兰的英勇无畏深深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刘胡兰为榜样,在今后的生活中坚定信念,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未来,他们将带着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勇拼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初审:李慧慧
复审:张兴亮
终审:秦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