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新学年迎新季推出新书推介系列
发布日期:2024-10-10 来源: 图书馆 阅读

图书馆新书推介之一

法治变革中国.png

内容简介:司法公正、城市化问题、医疗改革、网络金融、环境危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众多焦点问题如何破解?法学家告诉我们如何在法治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改革,让学院师生看清影响中国未来发展关键问题的走向。


渡河入林.jpg

图书馆新书推介之二

内容简介:这是海明威于1949年去意大利旅行和打猎回国之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身上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全书描写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主人公在战后不久去意大利的福萨尔塔重访他当年作战负伤的地点,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人类前途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价值、爱情与死亡的思考。本书书名取自美国内战时期南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临死前所说的话,表现了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也名括他本人视死如归的坚强性格。

新书推介之二

95b6bcef5a6da50075518e17b5302cc8.jpg

内容简介:《中国植物线虫名录》由赵文霞、杨宝君两位作者编著,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外农林院校师生,林业、农业和花卉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重要参考用书。

植物线虫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病原,给农、林、花卉等行业造成了很大损失,除经济损失外,也同时影响生态环境,导致无可估量的社会和生态损失。植物线虫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学科,在最近几十年间发展比较迅速。本书共收录了林木、花卉和农作物寄生线虫24科82属565种,分别列出其分类、地位、异名以及在国内的寄主和分布。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正文部分,按照Siddiqi1986年的分类系统将线虫按分类系统进行排列、检索;第二部分为寄生植物--线虫检索部分,根据寄主的分类系统,分别列出不同寄主上的线虫种类;第三部分为线虫分布检索,分别列出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植物线虫种类。
《中国植物线虫名录》中图分类号:S433-62
1174fbbd9091195ddcae13015637c647.jpg
内容简介:《樱桃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编,由蒋锦标、李莉、张世清等人主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共分为十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樱桃的生物学特性、优良品种、苗木繁殖、科学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书中精选了海量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高清照片,实现了文字内容和图片的互补和融合,看得懂、学得会,也记得住。
《樱桃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中图分类号:S662.5
f888f1cb234f0d25fc49d8a264b5f1c6.jpg
内容简介:《丁可诗选》由丁可编著,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丁可,1955年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多篇作品入选《新中国五十年诗选》、《二十世纪汉语诗选》等选集,曾获人民日报诗歌征文一等奖、诗刊社优秀诗文奖等几十种奖励。
本诗集共分为《小蹄子的春雨》、《1972年的牛》、《听不到鸡啼的村庄》、《母亲的专列》等九辑,是喜欢诗歌的朋友们不错的选择。
《丁可诗选》中图分类号:I227.1
e150db974e49aecfeb9cf87a16730787.jpg
内容简介:《TED演讲的技巧:18分钟高效表达的秘诀》由刘金来编著,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本书通过深入分析TED演讲的技巧与经验而得出18分钟高效表达的秘诀,对演讲的准备、故事、开场白、结尾,以及语言、肢体、互动、辅助等各方面进行逐一解读,并以特定场合的实践例子,助你在生活工作的舞台上做精彩的TED演讲。

《TED演讲的技巧:18分钟高效表达的秘诀》中图分类号:H019

图书馆新书推介之三

图片1.png

内容简介:本书是梁实秋先生人生哲理散文以及人物散文的结集,共分为七大部分:态度、看透、情绪、说话、故人、看人、先生。文字淡雅,情感深挚,既能让学院师生有所感悟,又能让学院师生放松身心。其文历久弥新,不仅为当时文坛所称颂,也影响至今,"雅舍小品"已成为我国文学界之一经典。其间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具有恒久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书中有关时贤师友,如梁启超、闻一多、老舍、张治中等的文章,颇见风范,可启迪后学。

图片2.png
内容简介:本书对乔布斯的演讲技巧和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到他演讲成功的奥秘所在,通过对他的演讲技巧和谈吐风格的展示和延伸解释,来与学院师生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让学院师生对演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相信每一个关于乔布斯的演讲细节都能为学院师生带来启发,帮助学院师生提升自己。
图片3.png
内容简介:本书是“科幻中国”系列精装丛书“深空”卷的作品,名为《星际移民》,作者包括刘慈欣、何夕、刘维佳等著名科幻作家。相对于国家以及社会,人类生命个体当然是微小的,但在走向深空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生离死别、情仇爱恨往往却是牵动人心、易产生心灵共鸣与震撼的,因为这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命运以及感受,没谁能够免俗……本部作品主要着眼点是人类个体在星际大移民时代的命运,旨在探讨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定位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爱与别离,淡淡地忧郁中暗含世态炎凉与人性中难得的那一丝温暖。
图片4.png

图书馆新书推介之四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旅游指南图书。作者循着唐代著名旅行家玄奘西行印度的足迹,从西安出发,不断紧追着玄奘西行的脚步走在丝绸之路上,越过河西走廊、哈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后,勇敢地行走在南疆广袤的土地上,登临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走访了“云彩上的民族”塔吉克族,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后,还深入到“生命禁区”罗布泊湖心地区寻找神秘的楼兰古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摄影镜头感受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渗透了许多作者在身临其境后对历史文化乃至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是一部内外兼修的旅游指南图书佳作。

图书馆新书推介之四

图片1_new.png

内容简介:对国之学术,今世之人,鲜有佳作。然纵观百家之言,其一言甚之有理:“不读南怀瑾,何以知国学。”南怀瑾得如此美誉,不仅在于“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的文采,更在于“承袭百家之精粹”的学问。南怀瑾先生是真正当得起赞誉的国学大师。古说才德难两全,才高者易流于宕逸,德厚者偏于儒顺。南怀瑾先生鉴古达今,见微知著,才德兼备,超凡人尘,用舍无尤,行藏合道,世人颂以“大居士”、“教授”、“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可谓不无道理。

图片2_new.png

内容简介:这本书收录了一些胡适在大学上的演讲稿,品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老先生在聊天。有些学识依然适应于当下,而有些问题在现今的社会里仍然存在着。这本书不仅有国学方面的治学方法,还有一些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可以说那时提出的做事态度和方法在现如今,依然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方面,我们都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些朴素的踏踏实实的真理,才是最好的捷径。

图书馆新书推介之五

图片1.png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一种时间系统,用来表示季节、物候和气候变化。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被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确定,另一种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凉爽。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79日交节。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14.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15. 白露:天气转凉,露水凝结成白色,意味着秋天的临近。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亦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于公历97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白露过后,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较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

16. 秋分:昼夜平分,天气逐渐凉爽,秋天正式到来。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17. 寒露:露水以霜的形式出现,气温逐渐下降。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18. 霜降:气温进一步下降,霜开始出现,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图片2.png

心流指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多样。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心流为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

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东方精神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

图片3.png

园林绿化与景观设计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关联的关系。

1:相互依赖:

园林绿化需要依靠有效的景观设计来提高绿化质量和效益1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绿化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设计范围:

园林设计通常涉及较大型的公园式活动空间,包含绿化、建筑、水体、道路等。

景观设计范围更广,包括城市中的各种景观要素,如假山、瀑布、喷泉等

3设计目的:

园林设计旨在创造具有美学欣赏价值和日常使用功能的自然环境

景观设计则着重于规划成果的实际化、细化和具象化,强调环境的美学和功能性。

4设计实践:

园林设计包含景观在内的所有园林工程项目设计。

景观设计关注特定区域的美化和生态改善,如城市街道、广场、居住区周边等。

5文化体现:

选择园林设计或景观设计反映了设计者对古典或现代文化的选择。

园林设计可能更尊重中国古典园林,而景观设计可能更倾向于现代创新。

6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设计应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确保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

景观设计应结合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总的来说,园林设计与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共同塑造和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反映城市的特色和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