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保证本年度金课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将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1、各单位按照《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金课建设方案》(晋林院函[2022]42号)中本部门推荐申报四类“金课”的三年推荐限额合理安排第二批建设数量,本批次建设数量应为建设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2、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山西省职业院校“职教金课”建设的通知》(晋教职成[2023]14号)和《2023年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指南》文件要求,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遴选自省级线下“金课”,因此各教学单位在学院第二批“职教金课”建设中须调整本部门金课建设类型,优先建设线下“金课”、虚拟仿真教学“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其中线下“金课”建设数量应占本部门本批次建设总数的50%。同时,在课程选择中应优先建设各专业核心课程。
3、各教学单位于11月17日前,确定本年度建设的职教金课,并报回本部门第二批金课评选报名汇总表。
4、各教学单位请于12月31日前交回:系/部第二批金课评选结果推荐汇总表、金课申报书和其他佐证材料。
5、在第一批建设中未认定院级的金课,需于2023年12月31日前,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实施山西省职业院校“职教金课”建设的通知》文件要求修改完善建设资料,重新提交金课申报书和其他佐证材料。
附件:1、“职教金课”建设标准
2、“职教金课”申报书
3、系/部第二批金课评选报名汇总表
4、系/部第二批金课评选结果推荐汇总表
教务工作部
2023年11月13日
附件1
“职教金课”建设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建 设 标 准 |
1.课程设置 | 1-1课程定位 | 课程性质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教学标准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要求与发展趋势;课程标准目标清晰、定位精准、体系完善,能落实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关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任务,与前后课程衔接得当。 |
1-2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富有职业教育特色;基于课程思政、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开发与设计,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 |
2.教学内容 | 2-1内容选取 |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适应行业企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保证课程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技术信息的安全性,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引领。 |
2-2内容组织 | 遵循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科学设计学习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学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落实教学目标。 | |
2-3表现形式 | 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或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的工学结合校本特色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微课、课件、案例、实习实训方案和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材料配套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线上线下课程教学需要。 | |
3.教学方法与手段 | 3-1教学设计 |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环节对接实际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突出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和吸引力的发挥,创建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
3-2教学方法 |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探索使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且高效,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教学效果好。 | |
3-3教学手段 | 运用适当数字化教学工具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 |
3-4网络教学环境 |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教学场地网络全覆盖;创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架构合理,课程资源丰富,运行良好并能有效共享。 | |
4.教学队伍 | 4-1主讲教师 |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学研究和学校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专业课主讲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果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
4-2教学队伍结构 | 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兼职教师结构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要求;注重团队专业化培养和结构化建设,团结协助和创新能力强。 | |
5.实践条件 | 5-1校内实训条件 |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体现数智化技术应用,满足课程生产性或仿真性实训要求,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
5-2校外岗位实习条件 | 建有与专业教学需要相匹配的校外实训基础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或仿真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和跟岗顶岗实习需要。 | |
6.教学效果 | 6-1教学评价 | 积极开展课程多元化体系评价,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等评价进行系统分析和提出完善意见,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
6-2社会评价 |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等级水平证书获得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 |
特色与创新 | 改革迭代优化,有意识开展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不断优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课程体现职教类型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较好解决了教学中的短板问题,形成具有全省推广意义的典型案例。 |
附件2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金课申报书
(线下课程)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和代码: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制
2023年11月
填报说明
1.专业代码指《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中的专业代码(六位数字)。公共基础课程,填写“000000”。
2.课程负责人为课程团队牵头人,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并主要参与该课程建设的教师。以个人名义报送的,课程负责人为该课程主讲教师。
3.申报课程名称、所有团队主要成员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4.文中○为单选;□可多选。
5.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6.申报书及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打印留存备查,评审以网络提交的电子版为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
课程负责人 |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
课程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 |
教育层次 | ○中职 ○高职专科 ○职教本科 |
是否为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高职)课程 | ○是 ○否 |
课程分类 |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创业教育课 □教师教育课£实训课 |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
开课年级 | |
面向专业 | |
学 时 | |
学 分 | |
先修(前序)课程名称(列举1-2门) | |
接续课程名称(列举1-2门) | |
主要教材 | 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上传封面及版权页) |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教师名称 (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教师名称 (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 |
最近两期学生人数 |
注:2020-2022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选课编码、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总人数限4人之内) |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单位 | 职务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授课任务 | |
1 | |||||||||
2 | |||||||||
3 | |||||||||
4 | |||||||||
课程负责人和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教学情况(500字以内) | |||||||||
(教学经历:近5年来在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
|
三、课程设计(600字以内)
(本课程定位与目标、结构与内容等情况)
|
四、课程建设(1500字以内)
(本课程建设历程、基本信息规范、资源建设应用、内容更新、成员构成、管理保障等情况)
|
五、课程实施(900字以内)
(本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过程、学习考核评价等情况)
|
六、应用效果(600字以内)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技术支持服务、课程示范引领等情况)
|
七、特色创新(400字以内)
(概述本课程特色创新情况)
|
八、课程负责人诚信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九、附件及证明材料清单
序号 | 证明材料名称 | 有关要求 |
1 | 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说课”视频 | 5-10分钟,含基本信息、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之处等。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课程概述”使用的语言及字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2 | 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 | |
3 | 教案 | 提供不低于 8 个学时的教案,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时长不超过2学时。 |
4 | 最近一(学)期授课计划以及含有本课程的专业教学任务下达情况教务系统截图 | |
5 | 最近两(学)期学生成绩情况 | 含成绩单及成绩分布分析 |
6 | 最近两(学)期学生评教情况 | |
7 | 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 | |
8 | 主要教材选用情况 | 含封面、版权页及教材目录 |
9 | 教学设计样例 | 提供代表性的 1 次课或 1 个项目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 5 张教学活动的图片。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 |
10 | 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 | 提供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视频(标注课程内容、课程对象、上课时间以及上课地点,至少40分钟。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教师必须出镜,视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单位;要有学生的镜头,并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少数民族语言视频须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字幕 |
11 | 其他材料 | 选择性提供 |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金课申报书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和代码: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制
2023年11月
填报说明
1.专业代码指《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中的专业代码(六位数字)。公共基础课程,填写“000000”。
2.课程负责人为课程团队牵头人,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并主要参与该课程建设的教师。以个人名义报送的,课程负责人为该课程主讲教师。
3.申报课程名称、所有团队主要成员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4.文中○为单选;□可多选。
5.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6.申报书及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打印留存备查,评审以网络提交的电子版为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
课程负责人 |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
课程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 |
教育层次 | ○中职 ○高职专科 ○职教本科 |
是否为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高职)课程 | ○是 ○否 |
课程分类 |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创业教育课 □教师教育课£实训课 |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
开课年级 | |
面向专业 | |
学 时 | 总学时: 线上学时: 课堂学时: |
学 分 | |
先修(前序)课程名称 (列举1-2门) | |
接续课程名称(列举1-2门) | |
主要教材 | 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上传封面及版权页) |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教师名称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教师名称 | |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 |
使用的在线课程 | ○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及名称 ○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及名称 ○其他课程(填写课程名称、学校、负责人、网址) |
使用方式: ○MOOC ○SPOC | |
课程链接及查看教学 活动的密码等 |
注:2020-2022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选课编码、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总人数限4人之内) |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单位 | 职务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授课任务 | |
1 | |||||||||
2 | |||||||||
3 | |||||||||
4 | |||||||||
课程负责人和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教学情况(500字以内) | |||||||||
(近5年来在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
|
三、课程设计 (600字以内)
(本定位与目标、结构与内容等情况)
|
四、课程建设(1500字以内)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建设思路,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混合式教学设计,课程内容重构、课程思政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融入情况,基本信息规范、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标准落实及组织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成员构成、管理保障等情况)
|
五、课程实施(900字以内)
(本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过程、学习考核评价等情况)
|
六、应用效果(600字以内)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技术支持服务、课程示范引领等情况)
|
七、特色创新(400字以内)
(本课程特色创新情况)
|
八、课程负责人诚信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无涉密及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的内容。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九、附件及证明材料清单
序号 | 证明材料名称 | 有关要求 |
1-10 | 同线下金课要求 | |
11 | 其他材料 | 选择性提供,不超过2份 |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教金课申报书
(虚拟仿真实训课程)
课程名称:
专业代码: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推荐单位: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制
2023年11月
填报说明
1.专业代码指《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中的专业代码(六位数字)。
2.课程负责人为课程团队牵头人,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并主要参与该课程建设的教师。以个人名义报送的,课程负责人为该课程主讲教师。
3.申报课程名称、所有团队主要成员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4.文中○为单选;□可多选。
5.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6.申报书及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打印留存备查,评审以网络提交的电子版为准。
一、基本情况
虚拟仿真课程名称 | |
实训项目所属课程(可填多个) | |
课程对应专业 | |
实训类型 | ○专业基础技能实训 ○专业核心技能实训 ○专业拓展技能实训 ○其他 |
虚拟仿真必要性 | □高危或极端环境 □高成本、高消耗 □不可逆操作 □大型综合训练 |
实训语言 | ○中文 ○中文+外文字幕(语种) ○外文(语种) |
实训项目已开设 期次 | 共 次: 1.时间、人数 2. 时间、人数 3. … |
有效链接网址 | (要求填写标准URL格式的实训入口网页,不允许仅为文件下载链接) |
二、教学服务团队情况
2-1 团队主要成员(含负责人,总人数限4人以内) |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单位 | 职务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承担任务 | ||||
1 | ||||||||||||
2 | ||||||||||||
3 | ||||||||||||
4 | ||||||||||||
2-2 团队其他成员(校内技术人员或企业人员) |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单位 | 职务 | 职称 | 承担任务 | ||||||
1 | ||||||||||||
2 | ||||||||||||
… | ||||||||||||
团队总人数: 人 其中学校人员数量: 人 企业人员数量: 人 | ||||||||||||
2-3 团队主要成员教学情况(限500字以内) | ||||||||||||
(近5年来承担该实训教学任务情况,以及负责人开展教学研究、学术研究、获 得教学奖励的情况)
|
注: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承担任务”中除填写任务分工内容外,请说明属于在线教学服务人员还是技术支持人员。
三、实训描述
3-1实训项目简介(实训的必要性及实用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虚拟仿真系统的先进性)
|
3-2实训项目教学目标(实训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
3-3实训课时 (1)实训项目所属课程课时: 学时 (2)该实训项目所占课时: 学时 |
3-4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限1000字以内)
知识点:共 个 1. 2. … (2)核心要素仿真设计(对系统或对象的仿真模型体现的客观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实训场景进行如实描述,限500字以内)
|
3-5教学过程与方法
|
3-6步骤要求(不少于10步的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应反映实质性实训交互,系统加载之类的步骤不计入在内) (1)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共 步 步骤序号步骤目标要求步骤合理用时目标达成度赋分模型步骤满分成绩类型1 £操作成绩£实训报告£预习成绩£教师评价报告2 3 …(2)交互性步骤详细说明
|
3-7实训项目效果与结论
|
3-8面向学生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
3-9虚拟仿真实训应用及共享情况 (1)本校上线时间 : 年 月 日 (上传系统日志) (2)已服务过的学生人数:本校 人,外校 人 (3)附所属课程教学计划或授课提纲并填写: 纳入教学计划的专业数: ,具体专业: , 教学周期: ,学习人数: (4)是否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 ○否 (5)社会开放时间: 年 月 日 (6)已服务过的社会学习者人数: 人 |
四、教学特色(限800字以内)
(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课程的实训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特色)
|
五、在线支持与服务
(1)教学指导资源:£教学指导书 £教学视频 £电子教材 £课程教案 (申报系统上传)£课件(演示文稿)£其他 (2)实训指导资源:£实训指导书 £操作视频 £知识点课件库 £习题库 (申报系统上传)£测试卷 £考试系统 £其他 (3)在线教学支持方式:£热线电话 £实训系统即时通讯工具 £论坛 £支持与服务群 £其他 (4) 名提供在线教学服务的团队成员; 名提供在线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教学团队保证工作日期间提供 小时/日的在线服务 |
六、实训教学相关网络及安全要求描述
6-1网络条件要求 (1)说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带宽要求(需提供测试带宽服务)
(2)说明能够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需提供在线排队提示服务)
|
6-2用户操作系统要求(如Windows、Unix、IOS、Android等) (1) 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版本要求
(2) 其他计算终端操作系统和版本要求
(3) 支持移动端:○是 ○否
|
6-3用户非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要求(兼容至少2种及以上主流浏览器) (1)非操作系统软件要求(支持2种及以上主流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IE浏览器 £360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其他 (2)需要特定插件 ○是 ○否 如勾选“是”,请填写: 插件名称:(插件全称) 插件容量:M 下载链接: (3)其他计算终端非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要求(需说明是否可提供相关软件下载服务)
|
6-4用户硬件配置要求(如主频、内存、显存、存储容量等) (1)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2)其他计算终端硬件配置要求
|
6-5用户特殊外置硬件要求(如可穿戴设备等) (1)计算机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2)其他计算终端特殊外置硬件要求:○无 ○有 如勾选“有”,请填写其他计算终端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
6-6 网络安全(实训系统要求完成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二级认证) (1) 证书编号:
(2) 请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
|
七、实训教学技术架构及主要研发技术
指标 | 内容 | |
系统架构图及简要说明 | ||
实训 教学 | 开发技术 | £VR £AR £MR £3D仿真 £二维动画£HTML5 £其他 |
开发工具 | £Unity3D £3D Studio Max £Maya £ZBrush £SketchUp £Adobe Flash £Unreal Development Kit £Animate CC £Blender £Visual Studio £其他 | |
运行环境 | 服务器 CPU 核、内存 GB、磁盘 GB、 显存 GB、GPU型号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Linux £其他 具体版本: 数据库 £Mysql £SQL Server £Oracle £其他 备注说明(需要其他硬件设备或服务器数量多于1台时请说明) 是否支持云渲染:○是 ○否 | |
实训品质(如:单场景模型总面数、贴图分辨率、每帧渲染次数、动作反馈时间、显示刷新率、分辨率等) |
八、实训教学课程持续建设服务计划
(本虚仿实训教学课程今后5年继续向职业学校校和社会开放服务计划及预计服务人数) (1)课程持续建设 日期描述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其他描述:
(2)面向学校、社会的教学推广应用计划 日期推广学校数应用人数推广行业数应用人数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其他描述:
|
九、知识产权
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 | |
以下填写内容须与软件著作权登记一致 | |
软件名称 | |
是否与课程名称一致 | ○是 ○否 |
每栏只填写一个著作权人,并勾选该著作权人类型。如勾选“其他”需填写具体内容;如存在多个著作权人,可自行增加著作人填写栏进行填报。 | |
著作权人 | 著作权人类型 |
○课程所属学校 ○企业 ○课程负责人 ○学校团队成员 ○企业人员 ○其他 | |
权利范围 | |
软件著作登记号 | |
如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过程中,尚未获得证书,请填写受理流水号。 | |
受理流水号 |
十、课程负责人诚信承诺
本人承诺:申报课程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创性,课程所属学校对本实训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训软件、操作系统、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辅助参考资料、实训操作手册、实训案例、测验试题、实训报告、答疑、网页宣传图片文字等组成本实训课程的一切资源)享有著作权,保证所申报的课程或其任何一部分均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实训教学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十一、附件材料清单
校外评价意见(可选提供) (评价意见作为课程有关学术水平、课程质量、应用效果等某一方面的佐证性材料或补充材料,可由课程应用学校或社会应用机构等出具。评价意见须经相关单位盖章,以1份为宜,不得超过2份。无统一格式要求。) |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金课申报书
(社会实践课程)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和代码: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制
2023年11月
填报说明
1.专业代码指《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中的专业代码(六位数字)。公共基础课程,填写“000000”。
2.课程负责人为课程团队牵头人,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并主要参与该课程建设的教师。以个人名义报送的,课程负责人为该课程主讲教师。
3.申报课程名称、所有团队主要成员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
4.文中○为单选;□可多选。
5.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6.申报书及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打印留存备查,评审以网络提交的电子版为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
课程负责人 |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
课程编码 (教务系统中的编码) | |
课程分类 | ○创新创业类 ○德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类 ○专业类 ○其他(填写)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
开课年级 | |
面向专业 | |
实践基地 | 名称及所在地: |
学 时 | 总学时: 理论课学时: 实践学时: |
学 分 | |
最近两期开课时间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上传教务系统截图) | |
最近两期学生总人数 |
注:教务系统截图须至少包含课程编码、开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等信息。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序号1为课程负责人,总人数限4人之内) | |||||||||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单位 | 职务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授课任务 | |
1 | |||||||||
2 | |||||||||
3 | |||||||||
4 | |||||||||
课程负责人和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教学情况(500字以内) | |||||||||
(教学经历:近5年来在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
|
三、课程目标(300字以内)
(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描述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获取的素质、知识、能力和塑造的价值)
|
四、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2000字以内)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内容的相关性,社会实践环节的动手训练内容,具体做法案例。课程学业考评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
五、特色创新(500字以内)
(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
|
六、课程建设计划(500字以内)
(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等)
|
七、附件证明材料清单
序号 | 证明材料名称 | 有关要求 |
1 | 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说课”视频 | 5-10分钟,含基本信息、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学环境、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之处等。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课程概述”使用的语言及字幕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2 | 教学设计样例说明 |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清晰流畅。
|
3 | 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 | |
4 | 最近一学期的社会实践考核作业及学生代表性的实践报告 | |
5 | 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 | |
6 | 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 | |
7 | 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 | |
8 | 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 | |
9 | 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 | 提供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视频(标注课程内容、课程对象、上课时间以及上课地点,至少40分钟。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教师必须出镜,视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单位;要有学生的镜头,并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少数民族语言视频须配国家通用语言字幕 |
12 | 社会实践所在地相关机构的评价 | 实践基地相关机构出具并盖章 |
13 | 其他材料 | 选择性提供,不超过2份,需所在学校教务处盖章 |
注: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保密规定。
附件3
系/部第二批金课评选报名汇总表
序号 | 负责人 | 团队成员 | 课程名称 | 授课专业 | 课程类型 | 建设类型 | 学时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 |
系/部主任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4
系/部第二批金课评选结果推荐汇总表
序号 | 负责人 | 团队成员 | 课程名称 | 授课专业 | 课程类型 | 建设类型 | 学时 | 授课班级、地点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 |
系/部主任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