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禄不能动其心,富贵不能改其志,此正情操,绝世楷模。”
姓名:毕振姬
生卒年:1612—1681年
字:亮四
号:王孙
祖籍:山西高平县
朝代:清朝
职业:广西按察使、湖广布政使等
业绩:“一代廉吏”“有官僧”
喜好清净,乐于学习
毕振姬虽然是官员,但生活非常简朴,过着清苦而孤独的日子。他初任平阳府教授时,就住在一座残破的楼阁中,日常只有飞进来的鹳雀和案几上的书籍与他相伴。在毕振姬的为官生涯里,他只要处理完公事,就会退居到自己的一间陋室里,“坐卧黄埃、黑灶、瓦灯、布被间,前后左右书册相属,时人称为‘有官僧’”。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顺治十年(1653年),恰逢连年旱荒,民不聊生,盗匪横行。毕振姬受命提任济南参议道后,就用计谋捕杀了贼首,平息了匪患。在此基础上,他积极上书朝廷,将军需物资优先提供给了灾民,通过他这些雷厉风行的作为,使社会恢复了过去安定的局面,百姓得以平安度日,经济开始逐渐好转。
才华横溢,著述颇多
在研究学问上,毕振姬很下功夫,他著有《尚书注》《西河遗教》《四州文献》《三川别志》等。他承接陆九渊、王守仁的思想,主张“心学”和“天人合一”,无论在为官时还是回乡后,他都力图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践行自己的道德理想。这样一位清正廉洁的能臣,值得后人向他学习,而他一心为民的事迹,也必将长传于世,永驻人间。
上一篇:程启南:“天下第一廉吏”
下一篇:大明廉吏田蕙